来源:时间:2018-12-27 11:44:091356
《中国制造2025》近日正式公布,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制造业由大到强,创新是必由之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专利制度的有效运用将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但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很多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只能“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而一些长期站在经济大潮风口浪尖上的企业,则更能感受到受制于人的苦恼。于是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克服这道鸿沟。它们从技术“追赶者”转型为“领跑者”,从当年无名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如今业界的翘楚,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独领风骚。
日前,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抢占市场、获取高附加值的有力武器,成为“走出去”的通行证。在这个令人振奋的变化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看到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看到的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当今国际社会的分工表现为发达国家出技术、出品牌、出资金,发展中国家出资源、出劳力、出市场。由于国内制造业缺乏自主的核心专利与国际知名品牌,许多企业仍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这种以低工资、低福利、低劳动保障的劳动力价格来维系相对竞争优势,污染环境,耗费原材料的“肢体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中国企业不可能再走技术依赖型的发展道路,而只能走自主创新的产业创新之路。
专利是开拓市场的工具,参与竞争的武器,这已经成为中国多数企业的共识。中国要进行产业创新,就要重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完善专利制度。一方面,随着国家层面专利战略的实施,通过采取专利制度与产业、投资、科技政策联动,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环保节能、电动汽车和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专利的形成,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以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不仅应注重技术专利的数量和规模,更应考虑技术专利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要提高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拥有量。为此,应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创新对GDP贡献率。一个个制造业企业成功转型、发展壮大的实例告诉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唯有拥有了专利,才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微信扫一扫,有惊喜
你的商标价值多少?
免费领取商标分析报告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25类商标转让有没有带有"乔丹"或"耐克"字眼的商标?对于这一问题,知夫子小编就整理一些信息为大家解答:
明星的名字被注册商标似乎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儿,乔丹商标案一案双方不依不饶地纠缠了近4年之久。
43类商标转让有没有带有"楚"字的商标?对于这一问题,知夫子小编就整理一些信息为大家解答:
30类商标转让有没有适用于商品食盐的商标?对于这一问题,知夫子小编就整理一些信息为大家解答:
29类和3类商标转让有没有同名的商标?对于这一问题,知夫子小编就整理一些信息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