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专利争议的商业策略应用及案例分析

解决专利争议的商业策略应用及案例分析

来源:时间:2018-12-27 11:45:251891

专利争议的和解协商,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商业解决的方式,比如双方同意签订许可协议,而放弃正在进行的诉讼。但是,在这里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如何采取非法律的商业手段,解决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专利争议。

解决专利争议的商业策略应用及案例分析

解决专利争议的商业策略


专利争议的和解协商,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商业解决的方式,比如双方同意签订许可协议,而放弃正在进行的诉讼。但是,在这里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如何采取非法律的商业手段,解决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专利争议。


1.专利权人的商业策略


作为专利权人,企业必须明白,即使在最佳的环境下,法律的保护网也不是天衣无缝的,更重要的是,法律诉讼耗时耗力又耗钱;加上知识产权自身的模糊性,实际上很难完全确认某项侵权是否成立。最根本的一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专利产品经由第三方重新设计,即使它可以实现相同功效,但只要实现的方式有所不同,就不会被视为专利侵权


于是,很多眼光敏锐的公司开始借助灵活多变的市场策略来对抗侵权。下面是《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专家介绍的6种市场策略,它们或许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专利等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侵犯的问题:


第一个策略是防患于未然,为了对付侵权,你可以快速出击,不给竞争对手喘息的机会。具体办法是先发制人,以产品强势压倒竞争对手或者将它们一开始就拒之门外。


第二个策略是备好“定心丸”。将对手拒之门外是要付出代价的——它使企业无法与同行交流思想、互利互惠。因此,尽管交流蕴藏着风险,不少行业还是不愿放弃共享的好处。当某个行业的竞争者选择合作或被迫合作时,他们就能够互相通融并且相互依存,这样就阻止了任何一方挖对方的墙脚或免费搭车。


第三个策略是创造关联效应。有时,一个公司的经营成败维系于一个或几个关键业务,而这个公司又往往不具有或没有能力拥有这些业务的知识产权。即便如此,公司仍可以通过核心业务与相邻次要业务的协同合作,使自己免受对手与侵权人的侵犯。核心业务产生的巨大需求可以拉动对相邻业务的需求,甚至足以使公司获得比拥有知识产权更大的安全保障。


第四个策略是捆绑销售。假如要拥有某项业务的知识产权有一定困难,那么将你能控制的产品作为互补产品与核心产品捆绑销售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做法。捆绑销售能够带来产品增值,这将导致造假者遭受巨大损失。


第五个策略是调整经营范围。这样做有几种途经:直接进入相邻产业;收购从事这类新业务的公司,或者允许自己被这类公司收购。


最后一个策略是适时放弃。对于已经调整了经营范围、具备了更多活跃业务的企业来说,不去理会核心业务的衰退也许更有益处。


为了决定应该采用哪一种策略,你应该分析所在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以及本企业核心技术力量所在,并以此为指导排除不适用的策略:首先要确定哪种策略能够保护你的核心资产,然后再考虑哪种策略能够发挥相邻业务的优势。遵循这一逻辑,你就能权衡利弊,找出最适合当前情况的市场策略。


2.专利被指控者的商业策略


一个受到专利侵权指控威胁的企业,也可以把面临的法律问题演变为一个商业问题,以商业模式处理专利争议。比如,购买对方的专利权,收购可能发动专利诉讼的中小企业等。


威盛(Via)公司发起的一个以知识产权为动力的并购实例,就是典型的解决专利争议的商业操作。电脑芯片制造商威盛( Via)公司把公司的将来押在开发速度快、成本低,与Intel兼容的芯片设施上。然而,在1999年 6月,Intel 打乱了威盛公司的发展计划,它终止了发给威盛公司的许可证,并控告其侵权。但威盛公司巧妙地绕过了Intel 公司的封锁:它收购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克莱克斯芯片制造部,这个部门拥有Intel发放的许可证。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生产支持下,威盛公司飞速进入利润丰厚、发展迅速的新市场。


美国还有一个在医疗设备领域利用专利争夺新市场的著名例子。这种医疗设备叫做“斯坦特”,是一种小型网状设备,用于清洗冠状动脉后保持其开放。在1997 年以前,强生公司、波士顿科技公司和动脉血管工程公司3家公司一直垄断着这个高达13亿美元的市场,表面上看似乎新的竞争对手无法加入。


但“勇者无惧”,1997 年 10月,Guidant 公司向“斯坦特”专利技术发起了进攻。Guidant 公司开发的“多连接斯坦特”技术获得了联邦药品管理局的批准,从而打响了“斯坦特战役”的第一枪,13亿美元的市场眼看就要被4家公司而不是3家公司分享,这个前景当然让原来的3家公司不安。强生公司首先发难,在24小时内便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Guidant 公司侵权。


Guidant 公司进入新市场的计划似乎面临威胁。但它没有像人们预料中那样反过来控告强生公司侵权或者强生公司的专利无效,相反,它斥资 1.7亿美元收购了心血管技术公司。因为心血管技术公司拥有一件斯坦特技术专利,而且它比强生公司的专利要早获得两年。最后是强生让步,于是Guidant 公司顺利进入了市场。在销售斯坦特设备的前 6个月里,他们就获得了3.5亿美元的回报。


上面介绍的都是通过收购来避免或消除专利侵权的案例,但被指控侵权者应对专利争议的商业策略,并不只有收购这一个方案。前述案例只是提醒企业在面临专利侵权的指控威胁时,不要一味只从法律上寻找解决方案。

微信扫一扫,有惊喜

你的商标价值多少?

免费领取商标分析报告

关于国内政策,您可能还想知道?
免费咨询5分钟内知产顾问快速回电

问题描述: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联系方式:

相关新闻

商标体系巡回研讨会将在布拉格华沙举行

中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IP Key在布达佩斯组织巡回研讨会,展示了中国商标保护体系与执法方面的最新情况。接下来几天,研讨会将继续在布拉格和华沙举行。

知夫子受邀参加2015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

10月16日至19日,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的,以“实施商标战略,发展品牌经济”为主题的2015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在美丽的海口成功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中华商标协会会长刘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马德里注册局资深局长大卫•穆思等相关人士近千人参加了本届商标品牌节。

埃克森美孚同意撤销对FXX商标侵权诉讼

埃克森美孚同意撤销对FXX Network LLC公司的商标侵权诉讼。诉讼起由是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认为,FXX Network公司使用的电视logo与其连体XX商标酷似。

“广积良”诉“广积粮”“ 正名”之争终审落定

一方为拥有在先核准注册商标“廣積良”的餐饮企业,另一方系拥有在先核准登记字号“广积粮”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围绕着后者在门店店招等处突出使用“广积粮”字样,系对自身企业名称的简化使用,还是系商标性使用并构成对前者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双方由此展开了一场“正名”之争。

我国将建立商标代理机构信用信息档案

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将制定颁布《商标代理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商标代理机构信用信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