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三维码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和区块链注入新鲜血液

结构三维码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和区块链注入新鲜血液

来源:知夫子时间:2019-12-16 11:23:491488

结构三维码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码与标识一体化深度融合、物理防伪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易于识别的防伪标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结构三维码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和区块链注入新鲜血液

结构三维码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码与标识一体化深度融合、物理防伪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易于识别的防伪标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轻松一扫,信息全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其中,二维码常常被应用于商品防伪领域,通过给每个商品建立一个独立的身份ID,以验证商品的真假。然而,普通二维码容易被篡改和复制,虽然可以对其进行技术加密,但二维码伪造手段依然层出不穷,使人真假难辨,损害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普通二维码防伪力度不够,“三维码”能否解决?其实,三维码防伪技术在生活中早已成真。今年5月,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又新增一项防伪国家标准——《结构三维码防伪技术条件》。据悉,该标准于5月10日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并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标准引领防伪产品的创新发展,规范防伪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为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提供了有力支撑。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海南天鉴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介绍,在从条码、二维码到“结构三维码”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线—面—空间的转变。一维条码,结合计算机技术,可对商品进行信息标记和快速识读,是平面的;二维码,拓展了一维条码的应用范围,成为防伪的一个信息入口,但二维码本身不具备防伪能力,也是平面的,造假者同样可以通过二维码将消费者引入到真伪核实流程,防伪能力就大大削弱了。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一种产品,既有二维码的存储功能,又具备防伪功能呢?“结构三维码”便可将二者充分兼容。“‘结构三维码’的灵感来源于打水花。往水里扔石子,水花飞溅,但它的高低永远不同。”李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结构三维码”正是利用结构多层纸,将防伪元素及信息集合用物理方式随机深浅雕琢其上,使之不同部位随机呈现不同深浅和不同颜色的结构特征,再使用AI智能识别将这种工艺所形成的结构组合特征识别出来,最终形成专属于每一件产品“不可复制的脸”。“‘结构三维码’是对二维码技术的创新性发展,较好解决了普通二维码的易复制问题,具有结构的、立体的、唯一的和难以复制的特点。”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巡视员殷明汉表示,《结构三维码防伪技术条件》规定了“结构三维码”的术语及定义、产品分类、产品外观质量、产品特性指标、防伪识别特征、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技术要求,为我国防伪领域又一项重要国家标准,对引导技术推广应用、规范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三维码,却像芯片一样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技术。而这样的防伪技术同样拥有知识产权,譬如国外研制的高端药品包装上都印有规范的防伪标识,一旦在法庭上遇到假冒伪劣的商品纠纷,根本不用辩论,只要把防伪标识上运用的技术展现出来,立刻让仿冒者无话可说。”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长、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卓慧表示。


消费者通过商品“刷脸”进行安全买卖,厂商通过商品“刷脸”开展精准营销与管理,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商品“刷脸”实施全链条监管。“结构三维码”成为消费者购买放心产品的得力助手,是企业商品质量保证的体现,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及整个社会诚信交流的平台。


“‘结构三维码’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和区块链注入新鲜血液,为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提供了进一步保障。实施该标准的防伪产品目前已经和正在开始在我国的酒类、食品、烟草、日化、家电、票证、医药、服装等行业应用,市场反映良好。”刘卓慧告诉记者。(郭静原)

 

知夫子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知夫子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外观专利14466个。同时,知夫子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微信扫一扫,有惊喜

你的商标价值多少?

免费领取商标分析报告

关于国内政策,您可能还想知道?
免费咨询5分钟内知产顾问快速回电

问题描述: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联系方式:

相关新闻

网红糕点“鲍师傅”商标纠纷案新进展

因不服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原商标评审委员会)就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鲍才胜公司)针对17899096号“鲍师傅Bao Shi Fu及图”商标(下称诉争商标)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所作出的裁定(下称被诉裁定),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易尚公司)提起行政诉讼。

厦门知识产权运营,焕发巨大生机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我国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厦门市是 我国较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创新发展的热土。

品牌频频遭遇“山寨”,春节变“假”期?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过后,鼠年春节进入倒计时,各路商家纷纷展开促销攻势,抢滩布局节假日市场。每逢春节等假期,都是市场活跃、消费需求旺盛、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同时也是各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多发易发期。

微信欲扫除扫码支付专利隐患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就北京微卡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微卡公司)和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卓望公司)起诉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财付通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腾讯公司)、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凡客诚品)发明专利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微信扫码支付服务未落入两原告主张的专利权保护范围,没有侵犯其名为“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的发明专利权(下称涉案专利),驳回两原告的诉讼请求。

区块链描绘知识产权保护新图景

区块链与知识产权治理目前均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风口期,我们应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发挥区块链优势,突破长期困扰知识产权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体制机制。同样,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手段,无疑也将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侵权赔偿制度改革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链动”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