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18-12-27 11:43:56
2387
2011年,美国交互数字公司对华为等厂商提起专利诉讼。2014年,华为获得胜利,开创中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案件的先河。


案情介绍
2011年,美国交互数字公司(IDC)针对华为等厂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337调查”请求,并提起专利诉讼,试图让华为等中国企业缴纳巨额许可费。对此,华为采取了一系列针对IDC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行动。同年,华为在深圳中院提起2起诉讼;2013年5月,华为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投诉,申请对IDC展开反垄断调查。
最终,法院判令IDC就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向华为赔偿损失2000万元人民币,并判决IDC的中国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不应超过0.019%。国家发改委经过近一年的调查,认定IDC公司涉嫌滥用在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市场的支配地位,实施了包括对我国企业设定不公平的高价许可费等垄断行为。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该行政调查案作出中止调查决定并监督IDC公司履行其不对我国企业收取歧视性的高价许可费、不将非标准必要专利与标准必要专利进行捆绑许可、不要求我国企业将专利向其进行免费反许可、不直接寻求通过诉讼方式迫使我国企业接受其不合理的许可条件等承诺。
编辑点评
在国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迈向国际舞台的今天,标准必要专利问题已成为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该案是我国首例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纠纷案,开创了中国知识产权反垄断案件的先河,对通信行业解决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微信扫一扫,有惊喜
你的商标价值多少?
免费领取商标分析报告

更换商标? 公司背后的运营战略对于移动端用户而言,App图标是他们对公司最直观的感受。如此简洁的商标是否真的能为其平台带来品牌宣传及引导?App图标在品牌建立上能起到什么作用?
OECD用企业知识产权衡量创新来自世界最富有国家的经济组织(OECD)的一份年度数字经济报告用企业的专利、外观设计和商标申请量来衡量创新。
新《商标法》实施已一年 “惩罚性赔偿”适用依然艰难我国新《商标法》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针对实践中商标权利人维权成本过高、进行维权往往得不偿失的现象,该法首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旨在对商标权利人维护合法权益、打击商标侵权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香奈儿商标中国赢得诉讼9月9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香奈儿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赢得诉讼的案例引起媒体关注。
中国知识产权国际胜诉第一案 三一重工强势挺进海外市场三一重工昨日传出消息,新西兰高等法院日前驳回戴姆勒关于三一重工侵犯其三叉星商标的上诉。这是三一重工继在英国胜诉后,在与戴姆勒的商标诉讼中又一次获胜。商标上的顺利确权意味着即使是强势如“三叉星”,也无法阻止三一重工海外拓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