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应对及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

如何有效应对及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

来源:人民网时间:2019-12-06 17:51:174648

11月1日,修改后的商标法正式施行,明确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由3倍以下提高到5倍以下,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如何有效应对及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

  近年来,以傍名牌为目的的恶意申请和为转让牟利而大量囤积商标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知名品牌或人物纷纷“中招”。11月1日,修改后的商标法正式施行,明确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由3倍以下提高到5倍以下,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此次修改还增加了“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的规定,首先在审查阶段予以适用,实现打击恶意注册的关口前移,并将其作为提出异议和请求宣告无效的事由,直接适用于异议程序和无效宣告程序中。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攀附他人商标声誉、抢注知名度较高商标、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占有公共资源、反复抢注等商标恶意抢注的行为,成为相关企业品牌经营道路上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隐形门槛。对于大量注册商标而自己根本不使用,甚至在囤积商标里面也夹杂着很多“傍名牌”的注册商标行为,目前一般会以违反商标法有关规定予以无效宣告,但还是受到一些限制,有些情况不能在申请、异议环节直接处理。针对囤积商标行为,法律中有原则性规定,但是直接的、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条款不多。

  商标恶意抢注的前提是他人有在先的权利存在,商标注册人对此明知且心怀恶意,抢先申请注册。通常情况下,商标恶意抢注包括如下3种行为:一是将他人已经投入使用但并未注册的商标抢先注册,并使用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及服务上,以利用他人在该商品或服务中已经建立的消费者信任;二是将他人的驰名商标或知名商标申请注册在与原商标不同的商品及服务上,以引导消费者将其商品与驰名或知名商标所代表的信誉联系起来;三是将知名企业的名称、名人的姓名或知名艺术形象抢先注册为商标,从而诱使消费者将其商品与这些著名企业、名人或知名艺术形象联系起来。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抢注行为,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目前,国内商标市场恶意抢注行为时有发生,职业抢注人甚至已将抢注名人商标、知名网站商标等做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一些职业抢注人成立多家公司,以不同名义抢注国内外已经为相关公众知晓的商标并进行兜售。商标恶意抢注首当其冲损害了被抢注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企业品牌发展的一大因素。

  笔者建议,为应对商标恶意抢注行为,权利人要建立商标“防火墙”,不但要防止商标被恶意抢注,而且在遇到商标恶意抢注时更需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应对。首先,商标注册手续要尽早完成,在计划进行品牌推广时就应该着手注册,避免以后遭“小人之手”,这也是最经济的商标权益保护方法。同时,保留商标使用和品牌推广证据,以备不时之需。此外,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商标法和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在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时申请驰名商标保护,扩大商标专用权保护范围,积极监视市场,在发现商标抢注行为时尽快提出异议,避免自身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笔者认为,我国必须依法大力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要切实增强商标保护意识,制定完善系统的商标品牌保护方案,从产品、服务、外观设计到企业网站、域名、产品图片、广告语等在内的诸多知识产权都要申请保护,全面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同时,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商标战略保护体系,特别是在机械制造、IT、电子产品等行业,针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大的产品,要建立优先保护的制度,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保驾护航。

微信扫一扫,有惊喜

你的商标价值多少?

免费领取商标分析报告

关于国内商标,您可能还想知道?
免费咨询5分钟内知产顾问快速回电

问题描述: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联系方式:

相关新闻

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不能随意使用!

商标就是LOGO?设计下用用就可以了?别把商标想得太简单!商标是一种知识产权,是法律层面的概念,很多人都不清楚商标的重要性,随意使用,净瞎整。下面六种就是典型的商标认知的误区,避免以后出现侵权纠纷。

未注册的商标受法律保护吗?为什么?

我国对商标的保护,首先是要申请商标注册,对于未注册或未在保护期后及时续展的商标,原则上不予保护。但未注册的商标如符合下列条件,亦可予以保护。

网红糕点“鲍师傅”商标纠纷案新进展

因不服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原商标评审委员会)就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鲍才胜公司)针对17899096号“鲍师傅Bao Shi Fu及图”商标(下称诉争商标)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所作出的裁定(下称被诉裁定),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易尚公司)提起行政诉讼。

“永和豆浆”遭遇商标侵权?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下称海淀法院)针对原告上海弘奇永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永和公司)诉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三快公司)、侯马市紫金山北街逸香缘饭店(下称逸香缘饭店)侵犯商标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逸香缘饭店停止侵权并赔偿永和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3.3万元。

论“东北大板”的商标纷争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为,哈尔滨市道里区顺达冷饮厂(下称顺达冷饮厂)的第15585168号“老哈大板”商标(下称诉争商标)与黑龙江大庆市红宝石冰淇淋有限公司(下称红宝石公司)的第9175764号“大板”商标(下称引证商标),构成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应予宣告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