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18-12-27 17:41:156199
来自世界最富有国家的经济组织(OECD)的一份年度数字经济报告用企业的专利、外观设计和商标申请量来衡量创新。
来自世界最富有国家的经济组织(OECD)的一份年度数字经济报告用企业的专利、外观设计和商标申请量来衡量创新。
这份报告第93页题为“信息与通讯技术部门(ICT)创新”下写道,“在大多数的OECD国家,ICT部门(信息与通信技术)占企业研发支出(BERD)的最大份额”,在大多数国家占研发支出的1/3。
这份报告将研发看作创新投入,而且指出ICT研发支出似乎主要集中在ICT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相对),在一些国家中占了大多数份额。
OECD将创新投入简化为知识产权,尽管一般认为知识产权并非一个国家创新水平的唯一标尺。
报告称,“尽管研发提供了衡量创新投入的标尺,但专利、注册外观设计和商标则代表了创新的成果”。然后报告中又列举了根据《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申请数量。报告还称,ICT领域的专利申请“占总申请量的大约40%,差不多回到了2000年到2002年的水平”。
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创新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国际网络的形式完成,跨境的合作发明者共同提交专利申请,科学出版物的合作作者也体现了网络的利用。但是报告没有提到开放科学网络的兴起,而开放科学网络也许不能通过知识产权衡量。
报告还称“注册外观设计可以代表产品美学特征的创新”。注册欧盟商标中ICT和视听设备在2010年到2013年比2005年到2008年增加了1%,达到了8.5%。
OECD报告指出“ICT相关产品的品牌推广活动,以商标注册为标准衡量,同样也在强劲增加”。2010年到2013年,ICT相关产品占欧洲商标注册的1/3,占美国商标注册的1/5。
报告提到国内商标份额与研发、专利或者出口的相应份额不一致。
报告还提到,在过去5年,很多商标领域的大国,比如日本和美国,在欧洲品牌推广中的份额都开始下降,而中国、韩国以及较小的欧盟国家的份额则在上升。但是,德国和西班牙的份额并没有下降。(编译自ip-watch.org)
微信扫一扫,有惊喜
你的商标价值多少?
免费领取商标分析报告
我国新《商标法》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针对实践中商标权利人维权成本过高、进行维权往往得不偿失的现象,该法首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旨在对商标权利人维护合法权益、打击商标侵权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9月9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香奈儿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赢得诉讼的案例引起媒体关注。
三一重工昨日传出消息,新西兰高等法院日前驳回戴姆勒关于三一重工侵犯其三叉星商标的上诉。这是三一重工继在英国胜诉后,在与戴姆勒的商标诉讼中又一次获胜。商标上的顺利确权意味着即使是强势如“三叉星”,也无法阻止三一重工海外拓展的步伐。
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不少企业将知识产权提升到了公司战略的高度。最为常见的知识产权要数商标、专利和版权了,那么,商标、专利、版权有何区别?它们各自保护的范围是什么?企业该如何最大限度、更为全面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近日有消费者质疑超市里有些“手擀面”并不是消费者以为的手擀面,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啊!经调查,原来“手擀”只是个商标。有消费者为此将企业告上了法庭,获赔偿共计15.8万元。